摄影师姓名或ID:    密 码:     取回密码  摄影作者注册

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

·中文简体        ·English

·东南第一山——皖南九华山  ·醴潭高速公路  ·行走水乡乌镇 体验灵秀江南  ·河南登封“天地之中”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  ·优秀影人:江苏摄影家陶菲嘉(2012.4.30-2012.5.13)  ·优秀影人:上海摄影家——吴茂开[2017.7.1--2017.7.31]  ·每周影人:山东摄影家周长征(2010.5.3-2010.5.9)  ·广西桂林山水甲天下  ·甘肃嘉峪关第一墩明长城  ·辽宁盘锦红海滩风光  ·神奇海洋生物 快乐的海底世界  ·西藏著名神山——念青唐古拉山  ·东方雕塑陈列馆——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  ·徐静蕾博客澄清谣言 否认吸毒被抓、没举报张一白  ·多地旅游渐“休眠” 黑龙江冬季旅游热浪开涨  
更多>>
桂林市阳朔风光记
CCN传媒图片网 www.ccnpic.com  责任编辑:孟波  

  阳朔早97年就去过,当时是从桂林市内做漓江的游船到的阳朔,记得在阳朔还参观了一个什么连理枝的景点(但这次去没有找到),再就是刘三姐的故居大榕树。今年清明节朋友们组织去桂林的龙胜和阳朔得以在次成行,虽然还是走马观花,但对阳朔还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。

 

  阳朔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,桂林市区东南面。隶属广西桂林市,位于漓江西岸,风景秀丽。建县始于隋开皇十年(公元590年),距今已1400余年。县城距桂林市区65公里,距广西自治区首府南宁445公里。全县总面积1428.38平方公里,辖6镇3乡,114个行政村(居)委,总人口30万,居住着汉、壮、瑶、回等13个民族。

ID:110837-15602 阳朔县-流彩漓江夜景  图片来源:CCN传媒图片网 刘春林

 

  “桂林山水甲天下,阳朔山水甲桂林”,高度概括了阳朔的自然风光在世界上所占有的重要位置。“山青、水秀、峰奇、洞巧”,为天下四绝。有“阳朔堪称甲桂林”(出自近代爱国人士吴迈诗《桂林山水》)之誉。 

 

  县内旅游资源可分为一环、二带、五景区。阳朔百里山川,处处奇山秀水,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,被誉为“中国旅游名县”。

 

  桂林市山水甲天下,阳朔风光赛桂林,阳朔的风景是整个漓江风景的精华,十里画廊、月亮山、遇龙河、兴平漓江、刘三姐故里都是中外闻名的景区。

 

  晚上西街风情,酒吧比邻、咖啡屋坐落有致,人流与梭,给人一种境外风情。

  这里的旅游资源丰富:阳朔漓江景区 

  此景区为漓江风景精华,全线长48公里,是到桂林旅游的必游线路。这一景区江水清澄见底,宛如罗带的漓江蜿蜒于苍翠雄奇的群山之间,人称“百里漓江,百里画廊”。江边名山密集、千姿百态、翠竹丛丛,村落屋宇掩映在绿树丛中,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长轴,宛若一道千回百转的画廊。县境自杨堤冠岩村顺江而下,主要景点有:桃源仙境、浪石胜境、仙人推磨、绣山彩壁、鸳鸯戏水、九马画山、七姐下凡、螺蛳山等二十多处。乘舟游览这一景区,好似遨游仙宫,如入梦境,“分明看见青山顶,船在青山顶上行”。 

 

遇龙河景区 

  遇龙河是阳朔县第二大河,全长42.5公里,至书童山汇入漓江。河面宽38~61米,水深0.5~0.9米。河两岸奇峰秀丽。竹木苍翠、水质清澈、景色宜人。主要景点有:犀牛塘、水厄风光、五指山、朝阳寨、仙桂桥、遇龙桥、归义古城遗址、汉墓群、东晕岩、八仙过海等近20处。由于这一景区有古石桥群、田园风光、宋桥、唐城遗址、汉墓群等,使景区蒙上一层古色古香的神密色彩。旧县村是唐代开德四年(公元621年)的归义县县城,有唐代的城墙、明代的民居及清代的进士庄园,古建筑形式多样,时间跨度大,工艺精湛,体现了中国不同朝代的建筑艺术,古桥造型典雅,与附近的归义古城遗址、旧县村古建筑和古人类文化遗址等构成了遇龙河阳朔历史文化长廊。遇龙河田园风光旅游,最适宜采用三、五成群结伴徒步的游赏方式。遇龙河水清见底,一切都是静悄悄的,偶有飞鸟鸣聚,水车吱吱呀呀,旅游者可感受真正“诗境家园”的意韵。 

ID:110837-15588 阳朔县-夜色漓江  图片来源:CCN传媒图片网 刘春林 

 

大榕树风景区 

  如果说阳朔是一个大盆景,那么,阳朔大榕树景区就是这个盆景中不可不看的点缀,毫不夸张的说,大榕树整个景区就像一幅自然天成,形神兼备且充满艺术感染力的中国山水画。景区中心,有一棵已有1400多年树龄的大榕树,相传是广西壮族歌仙留三姐与情人阿牛哥的定情处,著名的音乐电影《刘三姐》部分外景画面就在此拍摄,相信看过电影《刘三姐》的人不会忘记那古榕树下动听的情歌。 

 

  大榕树下,金宝河缓缓流淌,明净如镜,附近的猩猩山,水狮岩,骆驼峰,与周围村舍阡陌构成绝世田园风光。 

 

十里画廊 

  阳朔十里画廊位于阳朔月亮山,因沿路风景秀丽,如诗如画,被称为阳朔十里画廊。主要景观有海豚出水、火焰山、龙角山、青厄风光、古榕美景等。 

 

  阳朔自助旅游必去之地。坐在竹排上漂流而下,欣赏美好山水。大家看看介绍吧 

 

  阳朔进入月亮山旅游风景区在月亮山,沿路奇峰美景,田园秀色,许多山岩形状独特给人遐想,如诗如画,被称为阳朔十里画廊。当年美国总统卡特来阳朔游览,他从打前站的保镖们那里得知,十里画郎有许多小景特别有趣,坐汽车会一晃而过。卡特听后,临时向接待人员提出改变游览方案,借了几辆自行车漫游了十里画郎。为此,政府于2000年专门修建一条近10里的自行车道、观景台、休息亭等以供游人自由观赏沿途风景。当地百姓称其为卡特风景道。十里画郎主要景观有佩桃献寿、海豚出水、尼姑下山、火焰山、八戒晒肚、金猫出洞、马象奇石、龙角山、猴子民愁、骆驼过江、青厄风光、古榕美景、美女梳妆等。 

ID:110837-15528 桂林市阳朔县-兴坪古镇-漓江风光  图片来源:CCN传媒图片网 刘春林

 

兴坪古镇 

  兴坪---漓江上一颗璀灿的明珠,位于阳朔县东北部,距县城25公里。20元人民币的背面图景就是在兴坪。兴坪古街是一条长1公里多的石板街。从兴坪古镇东南至漓江榕树潭、古渡码头,便于居民、客商来往,各省的会馆建筑于古街的两旁,各类砖瓦结构的古建筑大部分保存完好。古街的东南兴坪古镇侧狮子旦为熙平县城遗址。城墙轮廓尚清,随处可见古砖瓦陶瓷残片,只是原来车马来往人看人的繁华县城,呈现出一派青山幽幽、村舍几座的肃静氛围。令人不解的是,传说为建县时所种的一株8人方可合抱的古榕树,仍枝繁叶茂,其根须竟将5尊菩萨、一块重约20吨的大石头吞进树里,仿佛是在向人们诉说着古镇一千七百三十多年来的历史沧桑…….

 

民风民俗奇特:


民间对歌

 

  阳朔居有汉、壮、瑶、苗等11个民族,各民族除有自己的习俗、节日外,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擅长对山歌。不论婚丧嫁娶,还是逢年过节,每每摆起歌台,一比高低,直至通宵达旦仍不肯散去。这些山歌有谈情说爱的,有倾诉生离死别、崇尚忠孝的,也有谈古论今叙事的。唱者少则三、五人,多则几十人。尤以壮乡高田的中秋节对歌、福利龙尾瑶民的“歌堂愿”会最富特色。 

 

福利五月八

 

  福利五月八节:阳朔县福利民间的传统节日,中国农历每年的五月初八前后,由民间组织在福利镇上开展的民间文艺、体育及祭祀活动。 

 

  五月初八:圩上各户扎起三尺六寸高的立式彩灯到镇上公公、婆婆庙前燃放,然后祭祀两庙中的一百余尊菩萨并将其抬、抱于大街上游行。随队游行的有文艺、体育队伍,舞狮、耍牌灯、踩高跷、八仙纸扎、锣鼓篷、故事台、旱船等等。

 

  游行完毕则是民间文艺表演(唱桂戏等)、体育活动(球赛、棋赛等),伴随着各种商贸活动。这些活动一般为时五至十天。节日期间(当地人称赶会期),家家酿制苦瓜酿作自家主菜和款待宾客。 

 

  福利“五月八”会期的来历,传说是人们在五月初八这天去祭祀公公、婆婆庙可多子多福、国泰民安。在祭祀公公、婆婆庙的神坛上有这样一副楹联:婆婆一片婆心保佑人人生仔,公公十分公道教育个个孝亲。

 

六月二十三节

 

  阳朔县白沙镇民间传统节日。中国农历每年的六月二十三日前后,由民间组织在白沙镇上开展的民间文艺、体育及祭祀活动,当地人亦称赶会期。 

 

上新坟节

 

  农历二月初二日,凡家中有在头年去世的亲属,至此日,所有嫁出的姑娘姐妹都携带着艾叶粑、香烛、钱纸、鞭炮、腊肉等礼品回娘家,与叔伯、兄弟共同到新坟祭奠,以示哀悼。在壮族农村尤为行。

 

社日

  阳朔的社日分春社和秋社(立春第五个戊日为春社,立秋第五个戊日为秋社),一般在农历二、八月间。阳朔农村普遍流行有“做官三年不如耍社一天”之说法。因为在每个村子里,不分贫富贵贱,少则十户,多则二、三十户,为了互相办理丧事,在社日中都要聚会“吃社”(每户1名男子),并就一年中办理丧事立约,规定当年丧事每户对丧主助钱、粮数额,负责抬棺送葬则是义不容辞的。农村俗称“十友社”。凡不参加“吃社”的,则被开除“十友社”,社友不再负责料理他家的丧事。 

 

牛王节

  农历四月初八日,传说是牛的生日。阳朔乡下农民在这一天,家家吃黑糯米饭,并用它喂牛,为耕牛消灾解难,同时感谢耕牛对人的辛勤劳动。


渔火节

  渔火捕鱼是阳朔民间传统的夜间捕鱼方式。叶竹排头挂着汽灯,利用鱼在夜间趋光的习性,划排于江中,引鱼汇聚,然后放下丝网将其团团围住,继而放下鸬鹚,渔夫在排上蹬排呼喊,并以浆击水,鸬鹚在水中箭一般穿梭,叼上鱼儿就露出水面引颈而吞(颈子被绳索套住,鱼儿吞不下),这时,渔夫伸竹篙把鸬鹚挑上竹排,把鱼儿挤吐进鱼篓。这种围渔方法一般是群体出现,少则八九张竹排,数十只鸬鹚,多则几十张竹排,成百只鸬鹚。竹排在江上游弋,江面灯火辉煌,水下波光形成游龙晃柱,夜空回荡着人声拍水声,与四周的青山岩壁构成一幅有声有色的立体图画,别有一番诗情画意。不知多少诗人画家为之倾倒。澳大利亚学者奥格特姆说:“阳朔渔火文化来自江中,升华于江上,把自然和文化很好地‘婚配’交融。这是一种绿色旅游活动,很有审美价值和鉴赏价值。” 

 

  自1999年起,阳朔县政府开始举办“漓江渔火节”,以漓江“渔火”“烟火”“篝火”三把火为主线,加上文艺联欢,广场民间文艺表演,以及美术、书法、摄影展出,球赛、棋赛、自行车赛等文体赛事活动,使整个县城呈现出欢腾景象。“漓江渔火节”在每年金秋时节举行,为期3天,每到那时,“漓江渔火”以“三把火”为主线,与碧莲峰脚下河面的“四龙出水”“千盏莲灯”连成一片,构成了一幅“一江灯火满江红”的绝妙佳景。 

 

尝新节

  农历六月初六日,农家都备酒礼到田头地角供奉,用钱纸扎谷桶盛满新谷插在田基上,以示稻谷满仓,或是“抬菩萨”游行祈祝五谷丰登。

 

中元节

  又名鬼节,俗称七月半。壮族在农历七月初七到十四过节,其它民族农历七月初八至十五日过节。节日里,家家户户早晚供奉祖先神牌位,到送祖之日(十四或十五),用封包(即纸袋装着钱纸、金银纸锭冥强之物,写上祖先的名讳到野外焚烧,是夜,野外烛光片片,其间人影晃动,俗称“送鬼”。 

 

冬至节

  农历十一月“冬至”这天,农村有“冬至大过年”之说,家家户户早吃汤圆,晚吃油豆腐肉圆及鸡、鸭、鱼、肉、大肆庆贺。

 

小年
 又称送灶节。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晚上,传说灶王爷要上天了,农村便以糖果、豆腐在灶头供奉,“送灶君上天”。供奉毕,则家人大宴,称过小年。等等 (CCN传媒图片网 孟波)

(文章来源:CCN传媒图片网 刘春林)
Mr.
Mr.
ID:110837-15492
Mr.
Mr.
ID:110837-15484
Mr.
Mr.
ID:110837-15503
Mr.
Mr.
ID:110837-15504
Mr.
Mr.
ID:110837-15505
Mr.
Mr.
ID:110837-15506
Mr.
Mr.
ID:110837-15507
Mr.
Mr.
ID:110837-15508
更多图片>>
业务合作热线

电 话:52837246

E_mail:serv@ccnpic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