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伴随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对健康的关注也日益增长。目前中国的营养状况是:“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同在,贫困病和富裕病并存”。在这种情况下,该如何科学补充营养?如何提升身体素质和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?放眼世界,中国的饮食文化与西方相比又有怎样的优势?为此,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顾问赵霖教授为我们解读了这些问题。

  改革开放30年,中国人的平均收入增长了十几倍,但医疗费用的支出却增长了100到200倍。未富先病,使得国家和社会不堪重负。

  目前在中国,中老年人对饮食健康的关注比较多,但是青少年很少顾及这方面。健康教育实际上是传递“预防胜于治疗”的理念,使人民群众掌握预防疾病的方法。

  赵霖教授认为,茶和酒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,古代曾有“神农尝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得茶而解之”的说法,神农在寻找食物的时候,就发现茶能解毒。在古代很早的时候,茶就作为一种草药了。所以百姓有“开门七件事,柴米油盐酱醋茶”之说。在九千年前,中国古人就掌握了酿酒术,酒既可作饮料和调料,又可活血、养气、暖胃、祛寒。自古有“医源于酒”之说,这些都是中国人民通过五千年的实践总结出的。

  民间流传的俗语“不干不净,吃了没病”这句话,我认为并不是意味着提倡“饭前便后不洗手”等不良的卫生习惯。实际上,人体身上存在有很多生态微生物菌群,与人体之间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状态。人生下来以后,只有不断受到外界刺激,免疫系统才能得到锻炼,不断发育成长。

  欧洲的饮食结构是游牧民族的传统饮食,没有主副食之分,以肉食和奶类为主。而中国人的饮食主副食分明,注重谷物的健康作用,同时还强调“食不可无绿”,“绿”在这里指的是蔬菜,“蔬”者“疏通壅滞”也。多吃蔬菜、粗粮、红薯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,可使肠道生态菌群保持正常。大便通畅,机体代谢平衡,对预防肿瘤、高血压、高血脂等有积极的意义。在欧美各国,人均蔬菜摄入量不足250克/日,而中国人是500克/日。

  欧洲的熏肠、面包等日常食品的制作都属于高温烹饪的范畴。当烹饪食品温度超过120摄氏度时,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中会产生大量副产品--丙烯酰胺,其可以诱发基因突变,损害中枢神经系统,诱发良性或恶性肿瘤。而中国传统膳食是低温烹饪,我们的米饭、面条、馒头都是用水做介质烹饪,100摄氏度左右,比烘烤的温度要低得多。爆炒菜肴短时间完成,高低温结合的烹调方式,不仅有益于保持营养成分不受损失,也减少油脂的氧化,并且满足了食物表面杀菌的需要。有外国人曾质疑,难道北京烤鸭也是低温烹饪么?实际上,北京烤鸭在烘烤的时候,需要将鸭腹掏空、注水,同时朝鸭皮和鸭肉之间吹气,使皮和肉之间存在一层隔热的空气,这样在烘烤的时候,尽管外面温度很高,但鸭肉是被沸水煮熟的,并没有脱离低温烹饪的范畴。这样的烹饪技术,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高度智慧。

  同时,他还认为现代营养学立足于营养素(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矿物质、维生素、微量元素等)。如果在膳食营养方面完全依赖营养素的话,最终将导致“药片文化”的盛行。而中国传统营养学则立足于食物。因为化学合成的药片中提供的维生素等营养素都属于还原剂,通过工业方法将药片生产出来后,其中的营养素就会被不断氧化,过了保质期,药片发黄了,就成为有毒的东西了。而食物所含的天然维生素C、胡萝卜素等,只要食物基体是新鲜的,其中的营养素就会非常稳定。所以我们说“药片是人造的,天然的食物是‘神’造的”--药片永远代替不了完整的食物。(来源:北京周报网 吕翎  编辑:CCN传媒 李琳)

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顾问赵霖教授(图片提供:《北京周报》)
  • 广式酥皮蛋挞
  • 西葫芦鸡蛋蒸饺
  • 美食菜肴
  • 佳肴美食
  • 八公山豆腐宴
  • 烘烤食品